这些天应该是高考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最焦虑的几天,而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肯定也会对当年高考的几天有着深刻的印象。
为了高考,中国很多超级学校的学生每天上学要16小时,几乎没有课外活动,连午饭时间都很紧迫。这种魔幻的现实,对高考的狂热,反应了学生和家长对这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的重视。
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资本去选择自己的人生,而高考却是改变他们人生最有效的方法。
◆ ◆ ◆
没有高考的美国,学生如何进名校?
我们之所以要保持高考,因为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能有效打破阶级桎梏,提供阶级流动的方法。
而追求素质教育的美国,实际上很早已一定程度上封锁了他们国内的阶级流动。如果你家非常有钱,甚至可以更简单粗暴,直接给梦想的学校捐钱,然后直接上名校。
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丹尼尔•金(Daniel Golden)就曾在《大学潜规则》(The Price of Admission)一书中,揭示过这一现象——
1998年,格罗顿中学共有九人申请斯坦福大学。斯坦福最后只招录了玛格丽特。她在班级中仅是中游水平,SAT分数逊于其余八个申请者中的七人。
在被斯坦福拒绝的八人中至少有一人在学术领域全面超越了玛格丽特。
怎么看上去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却受到斯坦福的青睐。
原因很简单,幸运儿的父亲,罗伯特·贝斯(Robert Bass)是得克萨斯石油大亨,他曾向斯坦福捐款两千五百万美元。
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这么大财力,但富人家庭可以买名校喜欢的那些“素质”。
我们做个选择题。
有A和B两名同学,A是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ACT成绩遥遥领先,家里困难,一心想要通过学习改变现状;
而B的学习成绩逊色很多,但他每个暑假都会去非洲支教,还是业余马术运动员,平时还会搞搞募捐,爱好是旅行和运动。
那么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会选择谁呢?
相信很大部分学校选择“素质”极好的B同学,毕竟美国是一个崇尚素质教育的国家。
在美国素质面前,学习成绩已不是决定性要素,这样的素质教育,也直接断掉他们实现阶级跨越的梦想。
怎样才算素质教育?
一部豆瓣8.6分的《奇迹男孩》,展现了美国从小抓起的素质教育。
不管是老师还是校长、家长,姐姐,朋友,对待一个10岁的小朋友,是平等的交流,平等的对话,没有压制或是训斥,总是望着对方眼睛,真诚的用心沟通。
真正“精英素质教育”,是通过日常让孩子发掘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再发挥到最大限度,学校也讲究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不断地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送精英的种子。
学校制定的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做实践课题,本意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实施自己的想法,而这个过程的历练,这份能力的提升,是没人能代劳的,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发挥自我。